記得梁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梢姡P心下一代工作關系著國家的興亡。21世紀是" />
更新時間:2021-04-16 10:48:06作者:網絡
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的思考
記得梁啟超曾說過,“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梢姡P心下一代工作關系著國家的興亡。21世紀是人類最關心教育的世紀。教育是包括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在內的“大教育系統工程”。那么學校、家庭、社會提供了怎樣的生活空間?現在的教育狀況又是怎樣的呢?這是一名青年教師,在立足于教學工作之后,應該時時警醒的問題。 孩子們整天迷戀著上網,孩子們只追求穿品牌,孩子們只想著當明星,孩子們不好好學習,家長們經常向老師訴說此類煩惱。這些現象不僅使家長們痛心,也時刻困繞著教師的思緒。為什么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以管理?現代教育中存在著怎樣的弊病呢?這是教師、家長們時常思索的社會問題。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父母是孩子最早的啟蒙老師,家庭中豐富的情感是學校教育所不及的。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這是提高青少年教育效果的一個重要環節。
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進孩子以健康的心理、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而良好的學校教育不僅能系統地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而且對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有著家庭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和學校教育培養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但由于教育范圍、角度不同,在教育的方法上有差異是客觀存在的。
社會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延伸和有力補充。社會教育
包括倫理道德教育、法律法規教育等,它寓于讀書看報、觀看電視、瀏覽祖國河山、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之中。家長應利用各種途徑,培養孩子熱愛祖國、關心他人的良好品格;關注孩子課外閱讀的興趣、范圍及交友諸方面的情況,盡量發揮社會教育在孩子成長中的正面效應。
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三個支柱,缺一不可。作為從事現代教育的工作者,以學校、社會、家庭教育的三結合為思考,對新形勢下如何開展教育工作應該堅持不懈地進行探索。因此我們在進行學校教育時,力求尋找學校、家庭及社會教育三者的切入點,綜合三者形成合力,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必須做到協調一致,互相配合。
1、三結合教育有利于實現整個教育在時空上的緊密銜接。家庭、社會和學校三方面以不同的時空占據著學生的整個生活。這三者無論哪個方面出現空白,都將使各種教育無法有機地銜接起來,如果學生在一定的時間、空間范圍內放任自流,一些不健康的東西就會乘虛而入,例如有些學生曠課或者頻繁去網吧、游戲廳等場所。做為家長要掌握好學生的作息時間,盡可能地控制好子女的空余時間。社會應規范管理,禁止學生出入這些場所。學校有學校的規章制度的約束,家庭有家長的督促,社會有良好的社會風尚的熏陶。因此,搞好三種教育的銜接,成為整體化教育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
2、三結合教育有利于保證整個教育在方向上的高度一致。平時學生在學校受到的思想教育,在校外常會被家長或朋友的幾句話沖得
一干二凈。例如遲到了家長卻幫學生找理由或自己包攬責任。如果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基本方向上不能保持高度的一致,那么,他們各自的作用不僅會互相抵消,還會給學生的思想造成很大的混亂。隨著獨生子女的日益增多,家長對子女溺愛的現象也日益突出,這些與家庭教育和社會不良風氣有著直接的關系。因此,要不斷增強社會各方面的責任感,統一組織好社會教育的工作,提高家長的素質,從而切實地做好家庭、學校、社會教育在方向上的協調一致工作。 3、“三結合”教育有利于實現各種教育間的互補作用,從而加強整體教育的有效性。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在時空上,在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上都有各自的特點。家庭教育由于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親密血緣關系,在教育中帶有濃厚的感情色彩。學校教育具有統一性、系統性等特點,它有利于學生較為系統地掌握科學知識,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社會教育在內容上具有多樣性、實用性、及時性和補償性的特點,所采用的教育方式更加靈活多樣,這有利于學生了解自然和社會,也有利于他們發展不同興趣愛好。
我們社會的每一個成員都有義務呵護、培養下一代的成長。調動學校、家庭、社會多方面的力量,齊抓共管,共同完成培養高素質的一代新人是現代教育的任務。我們可以從這樣三個渠道來突破,開辟出與時俱進的和諧教育網絡途徑。第一、學校有責任進一步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通過經常召開各種類型的家長會議,班主任進行家訪或通過多種聯系手段,及時向家長們通報各項教育目的和要求,使家長們及時了解學校的教育意圖,協調好教育的步調及要求,形成教
育的合力,共同提高教育的效果。第二、家長應主動與學校、班主任加強聯系。班主任要做好家訪工作,也希望家長到學校訪問,了解子女在校的表現、學校對學生當前的教育意圖和要求等。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終極目標都是一致的,二者只有積極配合才能獲得教育孩子的最佳效果。所以家長要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第三、整個社會要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條件。只有努力構建好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絡,才能使孩子們“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在社會上做個好公民”。
“三結合”教育的推廣與挖掘是全體社會成員團結起來開發現代教育最有效的武器。 社會環境對孩子的思想品德形成有其深的影響,學校、家庭只有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渠道與社會相結合對孩子進行全面教育,才能塑造具有優良素質的一代新人。詩人泰戈爾曾這樣說:“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了美麗的鵝卵”。如果孩子是一株新苗,學校就是孩子茁壯成長的沃土;我們熱切期盼著各位家長、社會的傾情關注,愿意和大家一道共同探索孩子的成長之路,乘著教育事業快速發展,為學校奠定堅實的基礎,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成長空間,是我們不懈的追求!是我們共同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