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1-27 09:43:44作者:佚名
加強政校企協同聯動,服務創新保定
大力推動協同創新。充分利用保定市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市、石保廊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和京南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優勢,引導職業學校發揮專業優勢,組建技術創新團隊,主動與保定市企業開展雙邊多邊技術協作,協同開展新產品開發和技術成果的推廣轉化,重點推動中小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促進創新成果和核心技術產業化。實施“京畿人才計劃”,落實“人才十條”等引進人才激勵政策,瞄準保定重點產業、優勢企業急需的人才,定期發布需求目錄,提高引進人才精準度。重視“高精尖缺”人才的引進,采取多種方式,給予特殊政策保定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錄取分線數,滿足企業需要。進一步發揮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的作用,推廣院士周末工作坊、周末工程師等柔性引進人才的做法,吸引更多人才為保定創新服務。完善科研成果轉化機制,職業學校開展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轉讓、技術咨詢、科學研究等收益用于人員獎勵部分,不納入績效工資總量管理。職業學校面向社會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取得的收入,在合理扣除當期需支付的實訓設備和耗材購置、教材開發、水電等直接成本后,可按不超過60%的比例提取資金,用于核增單列管理的績效工資總量,由學校自主分配,不受績效工資水平控制線限制,不作為下一年度單位績效工資總量核定基數。出臺技術技能人才創業就業住房優惠保障等系列政策措施,鼓勵更多的杰出技術技能人才留在保定,吸引京津冀技術技能人才來保定創新創業。
強化創新平臺載體建設。加強與保定國家大學科技園、深圳灣(保定)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園區合作,共建一批高水平技術工藝和產品研發中心、高水平實驗實訓平臺、技能大師工作室、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建設兼具科技攻關、智庫咨詢、英才培養、創新創業功能,體現學校特色的創新平臺。推進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建設,通過“企業+協會+職業學校+金融機構”等多種合作模式,開展技術研發,促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支持職業學校建設全方位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包括技術轉化、成果孵化等集成化、高品質的技術服務。引導社會各類投資資金對符合產業發展方向的職業學校學生自主創業項目提供風險投資、股權投資、融資貸款擔保等服務。支持校企共建更多的面向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眾創空間。
建立服務鄉村振興長效機制,服務山水保定
創新服務鄉村振興新路徑。發揮職業教育助力服務鄉村振興作用,持續實施以阜平職教中心為龍頭的“9+2職業教育協作區”模式,探索縣域間職業教育優勢互補、統籌協調、融合發展的布局。發揮阜平縣、徐水區“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縣”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帶動引領作用,積極探索山區職業教育促農增收、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新路子。推動城市職業教育對口支援農村職業教育,將職業教育向貧困地區擴展延伸,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開展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提升農民工學歷層次和技術技能水平。整合各縣(市、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扶貧、農業農村等部門培訓資源,支持職業學校舉辦專業技術實體或機構,發揮專業資源優勢,開展技術服務、技術培訓與終身教育。堅持需求導向,服務“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加大農業電商、農產品網上交易培訓,打造高素質農民技術技能培訓基地,力爭入選1-2所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