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6-29 15:24:01作者:佚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璟瑄 記者 樊未晨
自6月25日起,全國31個省份相繼步入了高考志愿填報的關鍵時期,高考結束之后,考生及其家長又面臨了一場沒有聲響的重要考驗。
近年來,人工智能(簡稱AI)以及大數據技術的迅猛進步,促使眾多志愿填報指導平臺對公開的院校與專業信息進行系統化整合,構建起數據庫。考生僅需輸入自己的分數,挑選心儀的城市和學科領域,AI便能依據這些信息自動生成“志愿報告”,為即將到來的重要考試提供有益的輔導。
面對“志愿焦慮”與“選擇恐懼”的雙重困擾,考生是否能夠信賴AI算法?這些算法是否真的能在龐雜的信息中篩選出最匹配考生的院校與專業?
“AI幫你填志愿”真的“萬能且可靠”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社交媒體平臺上觀察到,不少用戶紛紛發帖,分享他們通過不同平臺所使用的“高考志愿大模型”,并展示了由此生成的模擬志愿報告。
據可靠媒體披露,6月25日,隨著我國各地高考成績接踵而至,阿里集團旗下的夸克AI高考志愿大模型遭遇了訪問高峰期。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吳嘉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截至當天下午3點15分,夸克系統已成功生成超過300萬份志愿填報方案。目前,系統排隊現象主要源于多個省份成績集中發布,導致用戶在短時間內對志愿填報服務需求激增。
眾多用戶反映,AI在充分掌握考生的估分情況及報考意愿后,能夠“自動篩選出最匹配考生的志愿組合”,這比個人耗時研究要便捷得多。那么,“AI協助填報志愿”是否真的如同社交媒體所展示的那樣,具備“無所不能且值得信賴”的能力呢?
6月24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決定對一款討論熱度頗高且免費的人工智能大型模型進行測試。他們選取了物理、化學、生物三門學科,并設定了北京市500分的高考成績標準。隨后,記者利用該平臺的數據庫功能人工智能專業大學排名,結合AI大模型的技術,試圖生成一份高考志愿推薦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24日的下午,盡管官方的分數線尚未揭曉,然而記者訪問該平臺時,發現志愿填報的服務前已有超過三萬名用戶在等候人工智能專業大學排名,預計他們需要等待大約4到5分鐘。
記者在平臺上觀察到,不僅包含了高考分數、所報考的科目以及所在省份等基礎信息,該平臺在生成推薦之前,還向用戶提供了諸如目標學校、專業選擇、地域傾向、職業取向以及畢業后的規劃等多個選項,以便用戶自行設定,進而協助人工智能系統進一步縮小篩選范圍,提高推薦的準確性。
在編制的志愿指南中,AI系統依據記者所提供的數據,向記者推薦了超過三十所院校的百余個專業。它參照了2023和2024年度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及排名情況,編制了“沖刺”、“穩妥”、“保底”三個不同錄取檔次的詳盡表格,并按照錄取概率從高到低的順序進行了排列。
面對眾多院校及專業所產生的大量信息,AI與大數據技術似乎已成為考生及家長眼中的“救命稻草”與“指引之光”。然而,這些由AI制作出的看似格式規范、內容詳盡的志愿報告,是否真的能讓考生和家長安心采納呢?
記者發現,當考生真要做決定時,他們往往把AI當做參考之一。
韓蕊,來自廣東,化名為韓蕊,在成績公布后情緒異常緊張。她報考的科目包括物理、生物和政治,但當地許多理工科專業都要求物理與化學必須同時選擇,這使得韓蕊的可選專業范圍變得十分有限。
韓蕊為了找到更符合個人需求的志愿推薦,并未局限于依賴免費的AI大模型來搜索志愿信息。相反,她決定投入100元,購買了眾多社交媒體用戶推崇的某款熱門“志愿卡”服務。通過將卡密與個人賬號綁定并激活,她得以訪問該平臺所提供的付費數據庫。借助該平臺所采用的“更專業的AI算法”,她能夠為自己生成更加精準的志愿推薦。
韓蕊向記者展示了該平臺的操作界面,記者觀察到,該平臺在院校分類、各專業的錄取幾率以及招生規模等方面進行了更為細致的劃分。
韓蕊認為,借助AI,她能迅速查找到所需的院校專業資料和招生方針,無需親自瀏覽官方網站,操作體驗相當直觀便捷。在她看來,該平臺數據庫中的信息有八成是可靠的。至于志愿推薦結果的精確度,韓蕊坦言,在錄取結果揭曉之前,這一點難以驗證。即便是一項付費服務,她也不敢僅憑其推薦結果來填報志愿。
確實,盡管眾多考生及家長對AI大模型在院校挑選及專業信息整理環節所提供的協助表示認可,然而貝語網校,質疑聲亦日益增多,他們認為這些算法輸出的信息看似合理,實則充斥著“AI幻覺”。
“志愿填報本質是信息不對稱下的博弈”
高考志愿的選定實則是在信息不對等環境中的競爭策略。北京大學考試研究院的院長秦春華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的采訪時指出,考生若能更全面地了解院校與專業的相關信息,其填報志愿的精確度便會相應提升。相較于人工操作,大型模型在搜集數據上展現出更高的效率,因此更受考生及家長們的喜愛。
秦春華也指出,當前眾多所謂的付費AI志愿填報服務質量參差不齊,良莠難辨。部分機構將考生及家長填報志愿時的焦慮心理當作商機,因此考生和家長在選擇此類付費服務時,務必保持警惕,切勿盲目跟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