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01 11:19:20作者:佚名
廣州新華學院在2023年的招生錄取中,歷史類和物理類專業均實現了滿額錄取,投檔分數線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同時生源質量也呈現出逐年提升的良好態勢,穩坐全省同類院校前三名的寶座。據廣東省教育考試院的錄取數據顯示,即便是在追加招生計劃的情況下,學校的生源質量依然達到了新的高峰,辦學質量也在持續提高,贏得了考生及家長的一致好評。
2023年歷史類投檔分數線位于480至481分之間,比本科線高出47至48分,最低排名在52535至53569位,比去年提升了7分,最低排名上升了6900多位。而物理類投檔分數線則介于481至482分,超出本科線42至43分,最低排名在168490至170670位,相較于去年增加了6分,最低排名亦前進了2500余名。
廣州新華學院2023年廣東省投檔情況
生源質量持續向好 受高分考生青睞
廣州新華學院在本年度吸引了眾多高分考生的關注,其中,歷史學科錄取的最高分數達到了516分,這一成績比本科錄取線高出83分;在500分以上的考生中,共有18人,他們的分數比本科線高出60分及以上的則有144人。而在物理學科方面,錄取的最高分數為527分,超出本科線88分;在500分以上的考生中,有40人,其中比本科線高出60分及以上的考生有52人。
聚焦高質量發展 擦亮新華育人品牌
2023年,即便是在招生規模擴大的背景下,廣州新華學院依然憑借其卓越的綜合實力和鮮明的辦學特色,贏得了考生、家長的熱烈追捧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分數線,同時也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學校沿襲了原母體學校中山大學卓越的辦學傳統與理念,恪守社會主義教育方針,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指引,秉持“以人為根本、質量至上”的原則,致力于培養那些思想品質卓越、人文素養深厚、創新意識強烈、理論基礎扎實且實操能力突出的“德才兼備、知行合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在最近的三年間,學校接連獲得多項榮譽,包括“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廣東省博士工作站”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的認定;2022年,該校在武書連發布的同類院校綜合實力排行榜中,全國排名第19位,在廣東省則名列第二;進入2023年,學校在“2023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民辦高校綜合類全國排名第十二,主榜全國排名第二十三,在廣東省內排名第三。
在“四新”建設的大背景下,廣州新華學院不斷對“新醫科”“新工科”“新文科”的學科專業結構進行精良調整,致力于構建專業集群、應用型人才和區域產業鏈之間的有效銜接。學院秉持著“獨樹一幟、特色鮮明”的發展理念。目前,我校擁有一項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五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及四個省內同類高校獨設的專業;16門課程被評為省級一流本科課程,該數量在省內同類高校中名列前茅;設立了粵嵌信息技術產業學院、健管-星創視光產業學院和智能財務產業學院;與廣州大學達成協議,計劃在電子信息、會計、資源與環境等領域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
學校以“十四五”規劃為核心,致力于打造高標準的實用型人才教育體系,緊密貼合粵港澳大灣區及廣東省的區域發展目標中山大學新華學院分數線,不斷改進學科建設與專業布局,強化新興學科和專業的建設力度,持續提高專業教育培養的整體質量。
十八載耕耘,該校扎根大灣區,致力于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其專業特色與教育品質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招生錄取分數線在全省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畢業生理論基礎穩固、專業技能突出、綜合素質優異,深受雇主好評,尤其是醫藥學專業的學生,在未畢業前便已被省內多家三甲醫院和醫療機構“搶訂”。
坐落大灣區“中軸”,兩校區位于廣州市區“半小時交通圈”
廣州新華學院位于廣東省,是這一區域內在粵港澳大灣區中軸線上獨樹一幟的高等學府。該校橫跨穗莞“雙中心城市”,分別在廣州天河和東莞麻涌設立了兩個校區,是一所專注于應用型教育的高校。
廣州校區坐落在風景如畫的火爐山畔,與省會中心區域遙相呼應,交通便利,資源豐富;東莞校區坐落于東莞市麻涌鎮,與廣州市黃埔區僅一水之隔,四周環繞著麻涌河和華陽湖生態濕地公園,成為探索學問的絕佳之地。
兩個校區不僅擁有優美的自然環境,而且交通出行極為方便。廣州校區坐落于天河區,與廣州天河中央商務區(天河CBD)相距不足十公里貝語網校,周邊設有地鐵6號線上的龍洞站和柯木塱站,雙地鐵交匯;東莞校區南校門外設有公交始發站點,乘坐穗莞跨市368、369路公交車,便可直接抵達廣州5號線文沖地鐵站或13號線夏園地鐵站。
學校目前已與超過四百家政府機構、事業單位、醫院以及企業等合作,共同設立了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此舉旨在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及創新能力。得益于位于廣州市區“半小時交通圈”內的優越地理位置,新華學子得以在繁華的一線城市拓寬視野、勇敢實踐,享受到了極大的便利。
廣州新華學院未來將堅定不移地鎖定高質量發展這一核心目標,致力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積極融入區域及國家戰略發展的新態勢。學院將以“敢為人先”的雄心壯志,采取“久久為功”的扎實行動,為廣東省的高質量發展以及教育強國的建設貢獻廣州新華的力量。
招生辦公室 供稿
審校/劉景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