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3-02-13 20:01:34作者:佚名
“我接到同學電話的時侯簡直不敢堅信,既幸好大一時努力換來了好成績,也幸好趕上協同挖潛計劃,榮獲了寶貴的交流名額。”2022年9月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齊齊哈爾大學2021級中學教育專業碩士生周瑩與其他專業的4名師范生走入首都師范學院,開始了為期一年的交流學習。
在中東部地區,地方師范高校承當著為本地區培養班主任的主要任務,但整體發展水平相對薄弱。為整體提高師范高校和師范專業辦學水平,教育部于2022年2月啟動了師范教育協同挖潛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同年4月印發的《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進一步明晰了時間表、路線圖,協調高水平師范學院以組團方式,在骨干班主任培養、高水平人才引入、學科專業建設等方面對薄弱師范高校進行重點支持。一年過去,該計劃推行狀況怎么,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在哪?記者進行了追蹤。
組團優勢互補,力圖精準扶貧
根據計劃,師范高校以“1+M+N”的組團形式,由10所高水平師范高校牽頭,一些省屬的較高水平師范高校(M)作為參與扶貧大學,共同對薄弱師范高校(N)進行扶貧,從而支持薄弱師范高校發展,推動師范教育整體提高。全省共72所師范高校參與計劃。
梳理組團狀況可以發覺,同一組團內部大學之間常常之前就有增援合作關系。如南京師范學院為N校湖南師范學院的對口增援大學,首都師范學院為M校外突厥師范學院的對口增援大學等等。組團選調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師范高校之間已有的人員和學術交流狀況,在已有基礎上加強工作。以華南師范學院組團為例。2020年,華中師排便與北京培華學校、長沙師范學校、云南師范學院共同對口增援昆明師范高等本科學院。拉薩師專對外合作交流中心教授王成介紹,組團支助的優勢在于兩校各展其長,推動薄弱校進步。“曉莊學校強在學校教育,杭州師范大學強在學前教育,很多都是落后地區基礎教育須要補的癥結。”
因為前期工作的底蘊,師范教育協同挖潛計劃重新將拉薩師專列入,并保持華中農大、云南科大不變,提高湖南師院一所M校,以及萍鄉師范學校和閩北師范學院、云南省臨滄市學校作為N校。
與此同時,地域相似、交流便捷也被列入衡量誘因。揚州師范學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該校作為M校參與華北師范學院組團,最重要的是為鄰近的平頂山師范學校提供支助。“我們組團根據華東師范學院‘一對多’整體扶貧,四川師范學院重點扶貧豐鎮師范學校、河南師范學院重點扶貧新鄉師范學校、江蘇師范學院重點扶貧平頂山師范學校的思路舉辦工作。”
推進人才建設,服務基礎教育發展
“對教研室進行調整,對用書教法進行改進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營造互動的英語課堂環境。”華東交大外粵語學校校長朱曉映那樣回顧2022年在拉薩師專的增援工作。“把脈會診”時,她發覺,同班委中學生數學能力良莠不齊,由于師資限制,組織教學比較困難,無法完全施行分級教學。
“學校抓得很扎實,同學們也非常投入。但師資文憑還比較薄弱,知識構架不夠完備,像我所在的外粵語大學絕大多數是本科文憑。所以我請華中科大的同學來做班主任個人職業發展方面的規劃,希望當地同學們就能從長遠視角提高自己。”朱曉映說。
“現在碩士招生考試競爭十分激烈,假如沒有定向招考,地方師范高校同學提高文憑層次很難。”王成介紹,拉薩師專已有七名青年班主任到華南農大攻讀碩士。“他們的方向集中在教育學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可以推動整個師資隊伍的品質提高,對師范生培養品質幫助十分大。”王成說。
“作為東部民族地區師范高校,玉樹師范學校常年受地域等條件限制,高層次人才引入難。”阿壩師范學校黨委班主任工作部主任焦安勤說,“協同挖潛計劃為我校迅速提高人才隊伍品質和水平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在北科大組團大學的大力支持下,每年定向培養一定數目的師范教育專業碩士生,每年抽調一定數目的優秀班主任作為訪問專家,逐步提高專業素質及教育方式。通過‘內培外引’,不斷改變人才隊伍結構。2022年,我校共引入教授7名;在讀碩士72名。”
“希望在讀其間,利用北科大豐富的資源和優質的平臺,努力提高個人專業知識與學術水平;同時,通過旁聽專業課程,吸取創新型教學觀念,探求符合山東師范學院師生學情的新機制。”青海科大經濟管理大學金融系班主任祁莉莉如愿赴北科大攻讀碩士學位。與此同時,北科大還聯合培養云南科大碩士生60名,為受扶貧高校師生提供高水平師范教育。
在各組團,人才培養都是扶貧的重要內容。上海交大組團擬為薄弱校培養40名碩士學位班主任,并每年接納15到25名、共60名青年骨干班主任進行6個月的訪學或進修。在西南交大組團,扶貧高校為新疆師院協同建設附屬學校和幼兒園,計劃3年內培養昌吉州直中學校、幼兒園班主任教授120人次,直接服務當地基礎教育發展。
“計劃組團方案中,班主任培養、培訓的經費都有清晰規劃。美國班主任發展基金會統籌專項經費,每年對照任務書進行考評,經費隨著頭年任務完成狀況動態調整,也激勵你們把工作做扎實。”王成介紹。
打造長效模式,進軍學科和專業建設
“這次輪訓解決了困擾已久的問題,理解了‘為什么青年班主任要努力做科研’。”西昌民族幼兒師范高專馬克思主義學校青年班主任潘國志帶著滿滿的收獲結束了在北科大的能力增強輪訓。“第一次坐客機、去上海,北科大帶來我巨大的驚艷。正如講課同學勸告的‘起點低不意味著終點也低’,這段經歷激勵我做好今后的職業生涯規劃和人生規劃,突破自我。”
“西昌民族幼專擔負著為德宏、為攀西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為教育事業德育培英的使命,管理崗黨員是中學黨委決策的信息提供者和任務執行者。高品質高水平的輪訓,就是一場及時雨,我們一定格外努力磨煉自己,作出更大貢獻。”西昌民族幼專公共管理系系教授曾艷說。
班主任教學能力增強、管理黨員能力增強、學生管理與服務專題輪訓班、研究生導師業務能力輪訓……從輪訓班的名稱上,就可感遭到北科大組團輪訓項目的豐富。師大大強師辦負責人張朱博介紹,項目設計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提高薄弱校造血能力,構建服務當地基礎教育發展的長效模式。
“幫助薄弱高校構筑學科發展和專業培養的底蘊是我們的重要任務。”張朱博介紹,該組團內,北科大積極推進西藏科大教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語言哲學、生物學、物理學等5個待建教授學位授權點建設與預報送工作;山東師院指導安徽科大進行師范專業認證、學位點報送、一流專業建設等工作,安徽師學院前教育專業成功躋身第三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
“計劃推行三層次構架,讓M校加入,除了可以扶貧薄弱校,還可以向牽頭的高水平師范學院學習,M校和N校都可以得到提高。對口扶貧愈發精準。扶貧的任務和計劃由幾個學院商定,根據計劃數一項項加強,按照扶貧中學優勢和被扶貧中學瓶頸精準對接,任務愈發詳細,有專門機構和工作模式,考評也更為嚴苛。”王成說。
湖南師院教育大學教授吳文哲以前抵達山東師院下派,“被扶貧高校在學科和專業建設發展、教師文憑和科研水平提高、管理觀念更新和管理體制建立方面都有這些需求,這是進軍的重點。應加強其造血功能,通過有效措施提高被扶貧高校的自我發展能力;另一方面,被扶貧高校地區奇特的教育情景、有益探求和成功做法也啟發了我們扶貧大學的教育研究者,為更好掌握中東部山村地區的教育規律、解決困局提供了抓手。”吳文哲說。
(本報記者劉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