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1-04-16 20:39:26作者:網絡
一、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隨著人類走進新世紀,學習途徑的不斷拓寬,終身學習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教育不僅肩負著傳遞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重任,而且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個性品質。因濃厚持久的學習興趣,堅忍不拔的學習毅力,良好的學習行為,突出的個性品質將成為持續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堅實基礎。而小學生正處于學習習慣形成的初始階段,可塑性極強,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階段,所以,研究此課題的意義十分重大。 二、研究內容及研究結論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對學習行為特點的研究;對學習習慣范疇的研究;對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途徑與方法的研究。 (一)對學生學習行為特點的研究。 因為習慣屬于一種行為方式,所以,我們我們首先對學習行為進行了研究。通過研究,我們發現學習行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性: 1、活動性:學習行為表現在完成學習任務活動中的過程,因此,教師必須在學習活動中正面引導學生,矯正不良學習習慣。 2、意識性:行為都受一定的心理、意識來支配,無意行為也在潛意識的操縱下產生。運用合理的心理輔導藝術,增強良好意識,從而支配言行。 3、外顯性:學習行為是在學習活動中表現和完成的,具有突出的外顯性。教師必須及時捕捉現狀,對癥下藥。 4、適應性:學習行為是學習個體與學習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不同個體學習的適應性不同,同一個體在不同環境中的適應性也有差別。無論是社會、學校還是家庭都必須為學生創設有利的學習環境,促進學生良好學習行為的形成。 (二)對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途徑與方法的研究。 課題在研究途徑上從小學生學習習慣的背景調查、成因分析和對策研究入手,著重探索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矯治的能力,并最終揭示了良好學習習慣對提高教學質量、促進終身學習、塑造完美人格的重要作用。 在方法上,側重于集體教育、課堂教育、學科教育、家庭教育、個案輔導、心理輔導等。 (1)、認識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個案分析、開主題班會、交流心得等各種方式來進行,讓他們切身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 (2)、教師要樹立良好形象,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學生。教師的示范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小學生,他們從模仿中學習,教師的行為習慣經常成為學生的模仿對象。教師在要求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同時,自己也要養成良好的教學習慣,只要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形成。 三、研究方法: 行動研究法、教育觀察法、教育實驗法、文獻研究法等。 四、研究過程: 依據課題實施方案,本課題研究分三個階段進行:準備調查階段、 實踐研究階段、總結推廣階段。具體研究過程如下: (一)、統一思想,充分調研,打好開題基礎。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確定此課題為重點研究課題,并達成共識:這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提升學校社會聲譽的條件和基礎。然后召開了課題組成員研討會,全體教師的宣傳和發動會。通過學習、宣傳、討論,統一了認識:只有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穩步提高教學質量,才是體現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理念,才能為學生一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成立課題小組,確定實驗班級。落實責任,以點帶面,全面推進實驗開展。 3、集思廣益,研討交流,制定實施方案。依據教科研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在課題組多次研討的基礎上,認真制定了《課題實施方案》,細化課題具體實驗目標,并提交督導室審閱,受到肯定。 (二)結合實際,深入研究,鞏固階段成果。 1、立足課堂,面向全體,有機滲透學習習慣的培養。 為鞏固第一階段成果,深入課題開展,我們把課堂作為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主渠道,并研討制定了《學習習慣培養要求》。首先,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積極答問,質疑問難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善于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其次,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和自覺研討的學習習慣。教師根據各學科的學習任務,教給學生具體的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善于與他人研討交流的習慣。第三、聯系學生實際,教書育人有機結合。 葉圣陶先生說:“習慣是從實踐中培養出來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聯系實際,指導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在知識的傳授過程中滲透預習、復習的習慣,傾聽的習慣,發言的習慣,獨立作業的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習慣。 2、優化環境,家校同步,促進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只有加強家校聯系,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才有保證養成。首先開好家長座談會。學校每學期都要定期召開家長會,班主任高度重視,充分準備。根據班級實際情況,班主任和家長進行深入交流和探討。其次,家長把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心得與教師和其他家長進行交流,共商培養良好習慣的有效途徑,使家長們受益匪淺。第三,注重家長學校的建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素質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因此進行本課題的研究時,我們邀請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倡言獻策,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共同努力。 (三) 及時總結,積極推廣,形成教育特色。 1、整理實驗資料,進行分類匯總。為保證課題研究有據,為其深入開展提供可參考依據,為課題成果提供有力佐證,主要負責成員對課題研究的資料、相關的數據進行收集、分類、整理、存檔。我們依據督導室要求,把資料分成成果主件材料、成果附件材料和成果檔案材料三類,做到目錄清晰,資料齊全。 2、全面總結,整體驗收。課題研究已進入最后階段,為確保課題研究能夠順利結題,學校曾多次并邀請督導室領導聽取課題組負責人匯報課題進展情況,并給予指導和財力支持。除此,還召開兩次全體教師會,動員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共同總結,共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