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是指在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制度中起主導作用的一部分。
而那些不處于主導地位或者邊緣的部分就叫“體制外”" />
更新時間:2022-04-23 17:09:49作者:admin2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體制內”的范疇!
“體制內”是指在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制度中起主導作用的一部分。
而那些不處于主導地位或者邊緣的部分就叫“體制外”。
“體制內”分為三個層次:
1、政府機關處于核心圈;
2、事業單位處于中間狀態;
3、國有企業處于最外圍。
體制內是指在編人員。
體制內的勞務派遣工、勞務合同工不屬于在編人員。
體制內,有政府派遣到股份制企業、混合經濟體企業任職的干部,隸屬關系還是在體制內。
根據釋解,國有企業屬于體制內,只是最外層。
國企又分為:央企、地方國企;
國企又分為:壟斷性國企、非壟斷性國企:
國企又分為大型國企、中型國企、小型國企。
體制外私企分為:知名大型私企、普通私企。
體制外私企(由私人控股51%以上)的混合經濟體。
從待遇來講:
事業編制單位員工、國有企業員工,都是繳納五險二金!公務員視同繳費!
都是按照國家公休日、法定假日休息;
都有年假。
從工資收入來看,央企、壟斷性國企、著名私企,中層以上干部比機關事業單位中層以上干部收入高,甚至高幾倍。
我們對于命題提出的機關事業單位員工及公務員和國企職工的待遇比較,只能和一般國企相比較才有意義。
一般國企普通員工的待遇肯定比機關事業單位員工(含公務員)待遇差。有的一般國企只給普通員工繳納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檔次為60%。
另一方面,國企員工掙錢不容易,是需要付出辛勤勞動的。相對來說,工作穩定性低。
機關事業編制單位員工(公務員)工作壓力小,工作穩定,旱澇保收。
當然,這種比較是在把權利放在“籠子里”,才有比較價值!反之,機關事業單位員工(公務員)比任何國企職工收入都會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