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4-05-18 09:34:38作者:佚名
1、職業發展:在我的眾多溫州同學和校友中,只有一個人能在30歲時達到全日制本科生的水平。一是因為父親的保護貝語網校,二是因為他自己學術能力優秀(博士學位)。 因為溫州是地級市,與上海不同,級別的數量有限。 即使在上海溫州公務員,30歲進入正式崗位也被認為是年輕有為。 中央部委大概只有三十歲無聊了,當個副主任才有可能。 請注意,我說的是實際職位,例如虛擬級別的首席文員。 即使拿工資也算是一份正職,但也沒有什么實權。 此外,具有碩士學位者可任命為副主任書記員,具有博士學位者可任命為主任書記員。 這個級別只是工資和福利。
簡介: 我三十歲就加入公務員隊伍,沒有深厚的背景,也沒有絕佳的機會。 說實話,現在跟不上年輕干部穩步晉升、不落人后的步伐,有點晚了。
2、薪資:據我了解,2017年溫州公務員薪資(稅后)約為10-15/年; 在上海,大約是15-18/年。 客觀來說,這樣的工資對于普通家庭來說已經不錯了。 算上妻子的收入,家庭年收入在20萬到30萬元的家庭,可以負擔100萬到200萬元的住房貸款,仍然可以生活,因為還有公積金。 畢竟,溫州市區的房屋單價仍在每平方米25000-45000之間,而上海則翻了一倍。
三、公職優勢: 1、在溫州社會地位好,在上海其實也不錯; 2.穩定,心理和經濟穩定。 無論外部市場如何起伏,公職給家庭帶來強烈的雙重穩定感。 ; 3. 人脈關系。 作為一個地級城市,溫州的鄉情和人脈還是比較重要的服務渠道。 在體制內,即使跨地域、??跨體系,仍然會發現各個領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而這些“籃子”在當今的監管形勢下,互惠往往只給予體制內的人,而且越來越少。 4.婚禮,金字招牌完美,閃閃發光,可以掩蓋大部分缺點。
四、公職的弊端: 1、長期無法升遷帶來的倦怠感; 2、薪資長期停滯帶來的失衡感; 3、年輕時無法實現自我的幻滅感; 4、年輕干部的工作量和壓力不亞于企業,很多崗位加班是常態,比如寫文章的材料崗位。
總結:結婚成家后,你會感覺公職性價比越來越好; 45歲以后,性價比將達到頂峰。 即使你不是領導,因為你的年齡和資歷,年輕的領導不會為難你溫州公務員,年長的領導也會對你友好。 你們有老人,很多事情都會分配給年輕人。 你的工資漲了,可做的事卻少了。 你比普通人有更多的機會照顧家庭和休閑。
這只是我的看法,僅供參考。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一切選擇都要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做出。 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刀切的選擇。 電影《無問西東》中有一句臺詞:如果你提前知道自己的人生,你會做出什么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