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04 16:42:01作者:佚名
新華社北京消息,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即將拉開序幕。近期,教育部聯合相關部門向考生及家長發出警示網校頭條,建議他們通過正規途徑獲取相關信息大學錄取分數線,切勿抱有僥幸心理,更不要輕信虛假信息,以免上當受騙。
近期,部分社會團體與個人借助網絡渠道散布與考試招生相關的資訊,卻出現了對政策理解偏差、信息內容失實等問題。更有甚者,他們偽造或模仿高等院校及招生考試機構的官方網頁、新媒體賬號,甚至創建名稱相似的APP,虛構并傳播不實信息,誘使考生和家長購買有償服務。
教育部門強調,在互聯網上檢索高等教育院校招生資訊時,務必識別“官方網站”的標志,嚴格防范冒充的賬戶或網站所設的欺詐陷阱。
在高校招生錄取階段,部分社會團體與個人利用各種手段吸引關注,制造并傳播志愿填報的焦慮情緒,誘使考生和家長購買昂貴的志愿填報咨詢服務;他們宣稱“與某位領導相識”“與某招生辦人員有交情”,甚至采取偽造文件、冒充高校招生人員等手段,謊稱能夠通過“開后門”“搞特殊”的方式,利用所謂的“內部指標”進行詐騙。
教育部警示,相關機構并未頒發“高考志愿規劃師”等相關職業資格證,所謂的“志愿規劃師”等職位多系臨時招聘的社會人士擔任。我國高校招生工作嚴格依照招生政策及學校招生簡章執行,通過計算機遠程網絡進行錄取,并設有嚴謹的工作流程和監督體系,絕無所謂的“內部指標”等情形。
在2025年的志愿填報階段,教育部推出的“陽光志愿”信息服務系統以及全國范圍內的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考試機構大學錄取分數線,共同為考生們提供了免費的志愿填報參考服務。這些服務包括發布志愿填報的相關資料。考生們既可以通過官方網站查詢所需的參考信息,也可以通過撥打咨詢電話或在線咨詢的方式,向當地的招生考試機構、高等院校以及中學獲取相關的政策和資訊。
教育部特別強調,考生及家長需留意區分普通高等教育與其他教育種類,警惕某些教育機構以普通高等教育之名行騙,通過自考助學班、網絡教育班、國際合作辦學等名義發放入學通知;同時,要妥善保管好身份證號碼、考生編號等個人資料以及志愿填報系統的登錄密碼,以防志愿信息被篡改。
(責編: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