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2-03-04 10:55:37作者:佚名
杭州市濱和小學魏玲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探究《茅以升和錢塘江大橋》。孩子們通過前期實踐調查和課堂交流,了解錢塘江大橋在我國橋梁建造史上的重要意義,激發家鄉自豪感;接著通過了解茅以升成長歷程和克服建橋困難的事跡,感悟以茅以升為代表的建設者們立志勤學、不畏困難、熱愛祖國的精神品質;最后通過交流自己感興趣的后續探究選題,延續實踐學習。
課程實施經驗介紹
杭州市濱和小學嚴慧老師作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常態化實施》經驗介紹小學生實踐勞動表個人點評,闡述了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專職+兼職教師的團隊建設、課表課時設置和利用學校原野游學課程資源推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校本化實施的相關情況。以具體案例,展示了學校通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多種活動方式進行勞動教育的有益嘗試。杭州市長河小學詹宏橋老師作了《基于長河地方文化的拓展課程建設》經驗介紹小學生實踐勞動表個人點評,從長河古鎮地方文化資源梳理、基于地方文化的拓展性課程建設和實踐感悟三個方面向大家分享了學校拓展性課程建設的經驗。學校開發的《一茶一世界》《走進長河》《印象長河》《音悅長河》等具有濃厚地方文化色彩的拓展性課程給教師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專家點評引領
本次省名師新課堂研訓活動,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方凌雁、李荊兩位學科教研員作專家引領。上午,方凌雁老師結合課堂點評,作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域的勞動教育》主題講座。她和老師們一起梳理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勞動教育的關系,同時指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以課程目標引導勞動教育落地,以真實情景推動勞動實踐,創新勞動教育形態,通過課程實施促使學生在勞動價值觀、方法策略、習慣態度等方面的知行合一,推動創造性人才培養。下午,李荊老師對三節地方課進行了細致點評。她圍繞“上好一節地方課”這個話題,通過現場互動的方式,梳理了一堂好課的三方面要素:目標與內容、過程與活動、結果與收獲。她指出一節好的地方課要正確理解教材,把握重點;要在先了解的基礎上有效活動,切忌面面俱到,尤其是核心活動更要凸顯教學目標;地方課要引領學生立足本土面向未來,不斷提高讓學生有學以致用的可能性,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要有思考學習任務和學習方式的機會,要利用已有學習資源形成好的挑戰性任務,突破一節課的限制。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均屬于綜合性課程。將這兩門課程放在一起集中展示,在“白馬湖之秋”浙江省名師新課堂教學研訓活動中尚屬首次。通過有主題的研訓,教師們進一步明晰了這兩門學科的發展方向,反思了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加深了對好課的理解,開闊了課程視野。正如濱江區教師進修學校蘇建強校長所言:綜合實踐活動、地方課程要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不斷進行研究,改變學教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